GZJ系统高真空净油机 |
|  | GZJ系列真空净油机采用两级真空脱气,在高真空状态下低温净化油中水份和气体,利用前后两级高纳污量精密滤芯祛除油中杂质颗粒,从而使绝缘达到较高的耐电压强度。特别适于50万伏以下变压器用油净 |

GZJ双级真空净油机
1.概述
1.CZJ 系列双级真空净油机是最新设计的高科技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该机符合JB/T5285.2—91A 系列标准。主要用于50万伏以上超高压送变电设备的绝油净化,也适用于22万伏电压等级
2.功能
A)变压器油脱水、脱气、除去杂质颗粒。
B)变压器热油循环干燥。
C)变压器抽真空同时真空注油。
3.一般设计基准
A)设计符合JB/T5285.2—91及等效果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B)油泵及主要部件都采用耐真空、耐温耐油结构品。
C)为了检修方便,设计中全部采用法兰连接,连接方法符合真空技术标准要求。
D)为了运行中的安全及解除经常监视的必要性,装有最大限度的安全控制装置。
E)本机所选用真空泵,机械增压泵的规格是严格按着真空状态下气体平衡条件,根据机器的流量,待净化油中的水分、气体数量通过计算而确定的,完全可保证真空净油机的各项技术指标。
4.设计特点
A)加热器采用真空罐内设置式,具有加热效率高,可加大薄膜化效果,同等功率加热速度快于其它产品。
B)采用低功率密度管式电加热元件,设有自动过热保护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造成油劣化。
C)为保证在真空状态下排油要求,采用内合低转速转子泵,工作噪声低,无气现象。
D)采用先进的脱气元件,可大幅度提高脱气,脱水效率。
E)设计中采用先进的光电控制消泡装置,高、低油位控制装备和超压报警系统,可实现自动运行。
F)进、出油口具有互换功能,在运行中通过阀门控制可随意互换进、出口,不必倒换油管。
G)全系统运行时无需冷却水,使用方便,冬季运行安全。
2、技术参数(详见表1)
可选机型:封闭型拖车式(BT)封闭型放置式(BF)、封闭型移动式(BY)敞开型放置式(KF)敞开型移动式(KY)
可选配置:双真空泵单增压泵(1型),单真空泵双增压泵(2型)(详见原理图)单真空泵单增压泵(3型)
表1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型号 |
Czj6000 | Czj9000 | Czj12000 |
1 | 公称流量 | L/h | 6000 | 9000 | 12000 |
2 | 工作压力 | Mpa | 0~0.4 |
3 | 工作油温 | ℃ | 40~60 |
4 | 极限真空度 | Pa | ≤5 |
5 | 工作真空度 | Pa | ≤133 |
6 | 过滤精度 | M | 0.1 |
7 | 加热器功率 | Kw | 72 | 120 | 144 |
8 | 总功率 | Kw | 80 | 130 | 160 |
9 | 进、出油管口径 | In | 1/4/1 | 1/2/1 | 2 |
10 | 重量 | Kg | 2000 | 3000 | 3400 |
11 | 外型尺寸 | M | 2.2*1.7*1.8 | 2.76*1.7*2.2 | 3.0*1.8*2.3 |
12 | 工作噪声 | DB(A) | <80 |
技术性能
表2
项目 | 净化前 | 经一次净化 | 经数次净化 |
含水量ppm | <50 | ≤5 | ≤2 |
含气量% | <50 | ≤0.3 | ≤0.1 |
击穿电压KV | >25 | ≥65 | ≥80 |
(板极)KV | >25 | ≥55 | ≥65 |
清洁度NAS1638 | 10 | 7 | 5 |
注:净化油为45号环烷基变压器油
3、结构及工作原理
3.1结构(见工作原理图)
GZJ双级真空净油机主要真空脱气罐(33)、真空泵(12)、一级增压泵(14)、二级增压泵(18)、加热器(18)、粗滤器(5)、未级过滤器(28)、排油泵(31)、加热器(24)、脱气元件(23)等组成。
3.2工作原理(详见工作原理图)
变压器油在使用前必须用物理方法去除油中的水的水分、气体和杂质,从而提高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GZJ
真空净油机是利用真空低温蒸发原理除油中水分,利用滤芯去除油中杂质。
油液在负压用下通过粗滤器(5)、除去较大杂质颗粒后进入加热器(24)、加热后的油进入真空罐(33)、油液通过灌内的纤维脱期元件(23)把油进行薄膜化处理,使油中的水份、气体在真空状态下充分蒸发,通过真空系统排出:油液经脱气、脱水后沉降沉落在真空灌下部由排油泵(31)排出。在排油泵的作用下送入静电净油器除去杂质,净化后的油经过出油口排出。
5.净油机基本组件的功能
粗滤器:用于除去100微米以上的固体颗粒。
油位控制阀:用于控制真空罐内的油位。
加热器:油在流动状态下通过电加热管加热油液
脱气元件:使油产生薄膜化效果,油中的水份、气体得到充分蒸发。
排油泵:特制内合转子泵能在真空状态下将真空罐内的油排出。
末级过滤器:用于除去1微米以上的杂质颗粒。
真空泵:产生真空的主要部件,真空系统的前级泵可直接排大气。
增压泵:提高真空度,扩大排气速度。
真空罐:一、二级真空罐上、下连接组成,一、二级真空罐之间用油层密封,形成两个压力不同的真空容器。
油井:防止油雾、大量的水蒸气进入真空泵。
电子真空计:控制电加热器使油保持设定的温度。
安全阀:当系统总的油压达到额定值时安全阀打开控制在认定压力内。
电磁阀:当泡沫达到光电开关位置时,电磁阀打开,空气进入真空罐内,泡沫被消除。
流动开关:可保护加热器,当油流动时方能启动加热器。
低油位控制器:当油位低于规定值时,可控制排油泵停止,防止空转产生噪音。
真空表:显示粗真空度,可监视真空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压力表:显示排油系统总压力
压力继电器:当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安全值时控制机器停止。
5、
5.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A)净油机工作时应放在水平位置
B)连接油管路、进油管路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米,必要时可加大进油管直径,油管接头要牢固。
C)本机电源为3相380V、50HZ,接下表选择电源线规格,接好地线。
机器型号 | GZJ6000 | GZJ9000 | GZJ120000 |
选用电线规格 | ≥35mm2 | 50mm2 | 75mm2 |
D)检查电气箱内是否有杂物,接线是否完好电气元件是否潮湿、松动。
- 查真空泵,增压泵的油面市斗在油标线上,如果低于油标线需加入泵油至油标线
- 将电气柜控制板上旋扭到关的位置,关闭所有阀门。
- 打开气柜门,合上所有空气开关、打开点锁。
- 检查电源相位,可点动启动真空泵,观察转动方向。
5.2 启动及内部循环
- 将电子温控器设定到55℃
- 启动真空泵,观察真空表指针应向|—0.1Mpa方向转动。
- 当真空表指针到—0.09Mpa时可启动,一、二级增压泵。
- 当真空度达到600Pa时(真空表指针接近—0.1Mpa)开启进油阀门。
- 当油进入真空罐达到下部真空罐示窗时可关闭油阀,打开内部循环阀。
- 启动排油泵、观察流量计应显示流量。
- 启动加热器、机器开始内部循环运行。内部循环时间约30分钟,工作真空度应在130pa以下,油温在55℃左右。内部循环的目的在于除去机器内部的水份和杂质,保证正常运行时的稳定性。
- 机器进入正常运行时应经常观察真空度、压力、油温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5.3 停机
- 关闭加热器
- 关闭进油阀
- 关闭一、二级增压泵
- 关闭真空阀
- 关闭排油阀
- 关闭出油阀
- 关闭总停按扭
- 关闭电源开关
- 注意事项
6.1德国产SV系列真空泵属高温运行真空泵,工作时间温度可达80—90℃。
6.2所有电动机的温度不得超过60℃。
6.3 运行中注意观察压力表,如压力超过规定数值应停机检查出油管路堵塞或管路过细。
6.4 本机所用的脱气元件精度较高,如果被处理的油较脏,造成脱气元件堵塞,进油量降低,将真空罐打开,及时更换脱气元件。
6.5 被净化的油液中的水份、气体过多在真空罐内会产生大量泡沫这是可适当开启真空罐上的手动进气阀,待泡沫消除后在关闭进气阀。
6.6 在运行过程中不允许有空气进入,应该观察进油管,如有空气进入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6.7 正常运行情况下,如果加热器频繁启动可关阀一组加热器,降低加热功率。
6.8 储油罐和管路一定要清洁,不允许有铁锈、沉积水和其他脏物。
6.9电源线必须接触良好、观察接头处是否有过热现象,防止烧坏电源接线螺栓或造成其他事故。
6.10 各仪表显示数值
P1=0.1MpaP2<0.4MpaP3<0.4Mpa
7 电气控制系统(详见电原理图)
本机有良好的继电保护和电控装置,各电机电加热器均有自动空气开关保护和缺相保护电路,控制电源由控制变压器提供,安全可靠。以下连锁控制程序。
- 增压泵受真空泵控制,启动真空泵后才能启动增空泵。
- 加热器受到真空泵、排油泵控制,增压泵、排有泵启动后才能启动加热器,启动一组加热器后才能启动二组、三组加热器。
- 本机装有压力保护继电器,当压力达到0.5Mpa时机器自动停机,发出报警信号。
- 真空泵与电磁阀连锁,当电磁阀连工作4—6秒时真空泵自动停车,防止油抽入真空机组内。
- 本机装有流动开关,当油流动时加热器方能启动,可保护加热器,防止发生事故。
- 真空罐内装有低油位开关,当油位低于下限时排油泵自动停止工作。
- 为防止误动作,机器在启动前必须将所有旋扭开关旋到“关”的位置方能接通控制电源。
8 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 | 原因 | 排除方法 |
电源接通后设备不能启动 | a)接线错误 b)控制电路没接通 c)熔断器 d)电源线 | a)检查线序 b)按下控制按扭,若仍不能启动检查线路和元件 c)更换 d)更换 |
内部循环时一级真空容器内真空度达不到600pa | a)系统泄露 b)真空计显示不准确 c)大量水份进入系统 d)真空泵缺油 | a)查找漏点;并采取措施密封漏点 b)用麦式真空计校核 c)查找游离水的来源并排除,设务进行内部循环,长时间进行内部干燥,排除内部水份 d)加油 |
泡沫不能清除 | a)脱气元件失效 b)同2c) 光电开关或电磁阀失灵 光电开关视窗上有疑结水 | a)更换脱气元件 b)同2c) c)检查相关电气线路和元件排除故障 d)长时间内部热油循环直到凝结水消除 |
报警系统不动作 | a)复位按扭 b)接线端子 | a)修理或更换 b)重新紧固松动部位 |
排油量小于额定值 | a)2级真空容器内有量泡沫 b)排油泵机械密封泄露 c)排油泵安全阀泄露 d)内部循环阀没关严 e)排油泵皮带打滑 f)后滤器堵塞 g)油泵内泄 h)粗滤器堵塞 j)脱气元件堵塞 | a) 消除泡沫 b)修理或更换 c) 拆下阀芯清楚杂物,检查密封面是否有损伤,如无法修复请更换 d)关严内部循环阀或更换V3球阀 e) 擦干油迹或张紧皮带 f) 压差超0.3Mpa时换滤芯 g) 修理或更换 h) 清理粗滤器 j)更换脱气元件 |
油温上不去 | a)流量开关失灵 b)时间继电器损坏 c)温控器损坏 d)加热元件损坏 | a)修理或更换 b) 修理或更换 c) 检查传感器尾线是否损坏温控仪是否失灵 d)检查加热元件是否烧毁 |
机械增压泵运行声音不正常 | a)泵内润滑油过多 b)内部齿轮、轴承损坏 | a)放油至油位中线 b)检查更换 |
显示器频繁动作 | 入口处缺油 | 备足够的油供给 |
真空计失灵 | a)传感器 b)线路及插销 c) 真空计损坏 | a)检查更换 b)检查 c)修理或更换 |
真空罐内油位不能稳定 | a)浮子内进油不能浮起 b)油位阀两端轴承有杂质卡住 c)阀杆与阀芯之间螺栓松动不能带动阀芯转动 | a)更换浮子 b)拆下油位阀检查处理 c)检查调整 |